浅谈中医药引子,兵无向导不达贼境,药
导读:兵无向导不达贼境,药无引使不通病所,谈中医的靶向药——药引子! 药引子是中医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概念,人体有五脏六腑,一脏一腑都有自己的经络,人有十二条正经,还有奇经八条脉。药物怎么才能更加准确的进入不同脏腑呢?现代医学通过分子作用,研制出了许多靶向药物。中药是怎么精准针对脏腑的呢?我们来看看中药的向导——药引子。 什么是“药引子”?“药引”者,引药之用,就是引导药物,“引药归经”。药引子就像一盏指路明灯,有了灯光的指引,其他药物就会跟着指引前行,到达病变脏腑或特定的经脉,进而发挥药物的最佳作用。 中医将一个方中的药物,分有主次。如果一个方是一个国家,那么就有君、臣、佐、使之分;如果比作一个军队,那么就有主将、副将、士兵、向导之分,以小见大,使道理浅显易懂,足见古代中医的用心良苦。 君臣佐使理论《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又记载:“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二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能够治疗主要疾病的就是君药,也就是一个军队的主将,起着“主掌乾坤”的作用,辅助主要药物的就是臣药,也就是副将。其中重要的就是使药,也就是向导——药引子。 每一个脏腑都有自己的药引子。有的带着药往人体上部走,有的带着药向人体下部行,有的入肝经,有的入肾经,各有不同,各有千秋。有了药引子,其他药物就不会“迷路”,对于一个训练有素的军队来说,没有向导,军队就会“误入歧途”,盲目奔波,破坏大计。药引子就是中国的“北斗”系统,就是军队前行的导航。 载药上行能够将药往上带的药引子不少,其中常用的有酒与桔梗。有医家把桔梗比作“舟楫”,可以载药上行。健脾益气止泻的名方参苓白术散,便是用到了桔梗,将补充的脾气向上载,进入胸中。张锡纯有一个治疗胸中“大气”下陷的方剂——升陷汤,就是用桔梗将药物向上带。 酒也是常用的“载药上行”的药引子。人体的热最容易影响人体上部,而清热药往往有向下运动的趋势。为了使清热药物清上部的热,就需要用酒炮制药物。酒黄连、酒黄芩、酒大黄等药物,就是用酒炮制的药物。这样用法的名方则归于普济消毒饮,便是用酒黄连、酒黄芩清头面部的热,治疗大头瘟疫。载药下行既然有邪气容易侵袭人体上部,就会有邪气容易感染人体下部。这个时候,就需要把药往下引。特别是肾脏的寒热虚实,下部的瘀血、湿热,都要将药物向下引。盐就是常用于引药入肾的引子,常用盐炮制补肾药物,使药物更好的补肾,如盐补骨脂、盐巴戟天、盐杜仲;利水药物用盐炮制,使水更好下行,如盐车前子;清下焦热的盐黄柏、盐知母。有些补肾药物,需要眼汤送服,更好的入肾,六味地黄丸、金锁固精丸、大补阴丸等用盐汤送服,效果更佳。 有引血液、阳气下行的药物,牛膝就是其中的代表。牛膝不是牛的膝盖,而是类似于牛膝盖的一种草药。牛膝有补益肝肾、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作用,并且牛膝有一特殊功效,就是可以带着人体的血气向下。肉桂可以引热下行,中医称之为“引火归元”。虚热总想着往上走,肉桂就可以引导虚热回归人体下部。 六经药引子: 引药入太阳经——羌活、藁本、桂枝。 引药入阳明经——升麻、白芷、葛根。 引药入少阳经——柴胡、黄芩、香附。 因药入太阴经——苍术、白术、干姜。 引药入少阴经——细辛、独活、肉桂。 引药入厥阴经——川芎、吴茱萸、当归。 是不是每一个药方都有药引子呢?当然也不是,有一些将军本身就是向导,既可以担当指挥军队的大任,雄才大略,智勇双全,善于指挥调度,军纪严明。而且又熟读天文地理书籍,是一个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不需要添加向导,自己就可以兼任。 也不能把药引子当成了药方的灵魂,一个向导不行可以换一个,但是主将不行,就不能打胜仗。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向导培养一下就可以胜任,而一代良将不是培养就能出来的,需要天赋与时机,这就是药引子虽有一定的作用,但绝对不是不可或缺。 ?? 中医常用歌诀: 医病非难,难在疑似之辨;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误人匪浅。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灵枢·逆顺肥瘦》说 手之三阴,从脏走手; 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手之三阴胸内手,手之三阳手外头; 足之三阳头外足,足之三阴足内腹胸。 五行 木火土金水五行,各有特性要分明。 曲直曰木火炎上,土爱稼蔷从革金。 水曰润下涵意广,基本法则须记清。 生克乘侮有联系,整体调节持平衡。 脾与胃 脾和肌肉主四肢,运化水谷与水湿。 统血荣唇开窍口,流涎升清志为思。 胃主纳谷营物质,脾胃表里熟饮食。 仓廪之官五味出,后天之本需当知。 肝与胆 肝调气机主疏泄,性喜调达又藏血。 志怒体筋华在爪,开窍于目泪为液。 将军之官怒则伤,肝胆表里促代谢。 胆藏精汁助消化,能主决断与勇祛。 问疼痛的性质 胀痛气滞刺痛瘀,重痛湿邪隐痛虚, 灼痛火热冷痛寒,有形实邪绞痛寒, 酸痛湿证腰膝肾,擎痛肝病窜气风, 部位不同六经痛,胸痛真心痛多胸。 虚证病久痛势轻,痛而喜按阵发松, 实证痛短痛势剧,痛而拒按持续痛。 面形异常 面肿多见水肿病,阳水阴水上下分, 抱头火丹大头瘟,风热火毒上攻温, 痄腮风温少阳毒,发颐难治阳明毒。 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反藜芦。 十九畏歌 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佗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宜。 小柴胡汤方歌 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 芍药汤方歌 芍药汤中用大黄,芩连归桂槟草香, 清热燥湿调气血,里急腹痛自安康。 本人参与兄长张胜兵编辑之《张胜兵解读温病条辨》,《攻癌救命录》《医门推敲》系列书。京东,淘宝均有售。 补中益气汤方歌 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 清阳下陷能升举,甘温除热诚可珍。 当归四逆汤方歌 当归四逆桂芍枣,细辛甘草与通草, 血虚肝寒手足冷,煎服此方乐淘淘。 百合固金汤方歌 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草藏。 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生化汤方歌 生化汤宜产后尝,归穹桃草便炮姜。 恶露不行少腹痛,温阳活血最见长。 清瘟败毒饮方歌 清瘟败毒地连芩,丹石栀甘竹叶寻。 犀翘玄药桔知道,清热解毒滋阴巧。 白虎汤 白虎汤用石膏煨,知母甘草粳米随。 亦有加入人参者,燥烦热渴舌生津。 胃痛 胃痛良附散寒凝,柴胡从疏气畅型, 肝胃郁热化肝煎,保和丸消食积停, 失笑丹参瘀血停,一贯芍甘阴虚更, 黄芪建中温脾胃,公例不痛寄义精。 喘证 喘分虚实肺肾关,张口抬肩鼻翼煽, 风寒痰郁里热型,麻黄桑白麻石甘, 痰浊二陈三子合,肺气郁闭五磨博, 生脉补肺肺金虚,肾虚肾气参哈散。 痰饮 饮留胃肠名痰饮,芩桂术甘半夏斟, 甘遂半夏或已椒,虚实主次应细分。 肺炎喘嗽 风热闭肺轻证银翘散,重症麻杏石甘汤。 痰热闭肺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阴虚肺热,沙参麦门冬汤。 肺脾气虚,人参五味子汤。 心阳虚衰参附龙牡救逆汤。 水痘 水痘明亮如露珠,大小不一周红晕。 风热轻证银翘散,毒热重证清胃解毒汤。 胎黄 胎黄肝胆脾胃病,热茵寒里血逐瘀 风羚虚脱参脉需 鹅口疮 心脾积热虚火浮,清热泻脾知柏入。 小儿泄泻 风寒藿香湿热葛,食保脾虚白术散。 脾肾附四气阴参,阴竭阳脱生龙牧。 本人现在坐诊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kouchuangaekc.com/ekcdz/14250.html
- 上一篇文章: 识药性论辩证方可复兴中医
- 下一篇文章: 民间中草药八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