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疏不敢逞技能,唯有努力多一层。剖肝沥得点滴血,不枉我为中药人。

桑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氓》描绘了桑叶未落时桑树的勃勃姿态,形容女子貌美,爱意正浓。中国古代种桑养蚕很早,《尚书·禹贡》记载,当时地方诸侯向天子朝贡,九州之中有六州进贡丝类制品,“淮海惟扬州……厥篚织贝,厥包桔柚,锡贡”,可见桑蚕在先秦时期经济、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因此,桑蚕逐渐被神话化,出现了许多有关桑蚕的神话人物和故事,如呕丝之女、蚕马、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嫘祖等。

桑,属于桑科,民间极其普通,但营养价值和药疗价值极高。桑树全身是宝,桑枝、桑叶、桑根(桑白皮)、桑葚,均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桑叶,《本草纲目》记载,能“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中华本草》与《中国药典》记载极其相似,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就是说平时风热感冒初期,可以用桑叶熬水喝,以减短病程,促进康复。现代人用眼过度,经常眼睛干涩,也可以用桑叶熬水代茶饮。桑叶一般在初霜后采摘,疗效更佳,习称“霜桑叶”。桑菊饮、夏桑菊颗粒等用于风热感冒初起的中成药,都有用到桑叶。

桑白皮,为桑的干燥根皮,一般在秋叶落尽至春天发芽之前采挖。药典记载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咳喘,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就是说除了治疗咳喘,体内水液代谢失衡、水液停留过多的时候也适合。

值得注意的是桑叶治疗咳嗽,病情较轻;用于头晕眼赤,病位在偏人体上部。而桑白皮治疗咳喘,病情偏重;用于水肿胀满,病位偏下(膀胱经)。这是对中医天人合一和象形取意思维的佐证。

桑枝,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你看,中药的采收季节也特别有意思。春末夏初正是经过了春天,枝节舒展,为叶子在夏天的叶子的生长茂盛积蓄了能量的时候,枝节的能量是最丰富的,所以这个时候采;而叶子呢,是在开始打霜的时节采收,叶子经过了夏季的“茂盛”,能量是最丰富的时候,过了这个季节,叶子就会转为枯黄,能量开始往根部贮藏,准备“过冬”,所以初霜时节是采摘桑叶的最佳季节;冬季是采挖桑白皮的最佳时节,不然冬天一过,桑树的能量又要转向枝节,准备发芽了。

那么桑枝的作用呢,就更有意思了,桑叶的质地较轻,所以多用于风热感冒初起;桑根皮质地较重,所以用于病位偏下的肺喘和水肿;而桑枝呢,药典记载能够祛风湿,利关节,用于风湿痹病,肩臂、关节酸痛麻木,很多治疗风湿关节病的药膏、药酒都有用到,通常和槐枝、柳枝、桃枝、桂枝等同用,“以枝达肢体”。这种类似的中医理论还有“以藤达络”、“以节达节”、“以子补子(肾)”等,不外乎上面所述——“象形取意”。

中药就是这样,简单、朴实、神奇。

桑椹,就是桑树的果实了,大家一般都是在桑椹紫黑的时候采摘,用以熬膏;但药典记载的是在“4-6月果实变红”时采摘。看了本文的叙述,您觉得哪个更合理呢?那么桑椹的功效,我想您也猜到大半了,“以子补肾”嘛,药典记载的是“固精缩尿,补肾助阳。用于遗精滑精,小便白浊”。大家在熬桑椹膏的时候,配点何首乌就更好了,四川卫生厅年编的《四川省中医偏方秘方》有收载,治疗少年白头。何首乌用黑豆制后,效果更佳,以后咱们慢慢讲。

桑树还有一宝,可能是大家所不知道的,那就是桑树的寄生植物,叫“桑寄生”,一般也在冬季采集。具有祛风湿、强筋骨、安胎元的功效。

你是不是觉得桑树很了不起了?还不止呢!

桑根,除了桑白皮,整个桑根,也可以用于风湿痛、跌打损伤、高血压等。而除了桑的枝节,枝节的皮汁(用刀划破枝,流出的白色浆液)也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的功效。可以用于蛇虫咬伤、口舌生疮、外伤出血。《普济方》用桑皮汁调胡椒粉,治疗小儿鹅口疮;《卫生简易方》记载,桑皮汁可以治疗金疮流血——“须臾血止”,我们在野外如有小擦挂,可以救急。

桑瘿,老桑树上的结节,可以祛风除湿,止痛消肿。《百草镜》:其状如瘤,用刀斫下,阴干入药,胃痛泡酒服。《岭南采药录》用桑瘿磨老陈醋服用,取泻(吃了拉肚子),泻后服补中益气汤,治疗老年人的鹤膝风,说是“甚效”。你看,这桑树身上的疙瘩也有用。

桑柴灰,桑茎枝烧成的灰,初夏采制。《梅师方》说可以治疗金疮,用法就是敷在疮面上;宋朝的官方药典《圣惠方》说桑灰汁洗头可以治疗白屑,用桑灰蒸馏的汤液热洗,可以治疗白癜风;也有古书记载,用桑灰汁入石膏熬膏,可以点痣和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也记载了桑灰汁洗头,治疗赤秃(就是头皮生疮,头发脱落后局部红亮的病证)。

你看,这桑树至死不休,化成了灰,也有数不尽的功效!那都还没有完——

桑霜,用热水浸泡桑柴灰,过滤后取滤液干燥,得到的一种结晶是也!可以解毒消肿,散食积。《本草纲目》说可以治疗噎食积块。《本草经疏》说桑霜能钻筋透骨,是敷痈疽、拔疔毒、散毒攻毒的“要药”!还说了拔疔毒最好配合铁锈、蟾酥——一入中药深似海,用铁锈拔疔毒什么梗?小药师也不知道了。中医药博大精深,我们一起来学习研究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kouchuangaekc.com/ekcdz/15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