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口腔常见疾病辣爸辣妈们值得收藏
宝宝拒绝吃奶/饭,一刷牙就闹,话也不爱说。精神状态差,总是指着嘴巴咧嘴哭…… 仔细查看后,发现嘴唇内有很多小水疱,原来宝宝患了疱疹性口炎。疱疹性口炎作为幼儿口腔常见病之一,很多时候未被家长发现,或者误以为鹅口疮。 一起学习一下疱疹性口炎和鹅口疮的知识吧。 疱疹性口炎是啥? 顾名思义,即发生于口腔黏膜急性感染性炎症。疱疹性口炎也可单独发生在唇及口周皮肤。 多见于6岁前的儿童,多发于6月龄至3岁儿童,具有一定的自限性。 疱疹性口炎的潜伏期一般为4~7天,宝宝通常会有发热、烦躁、拒食、流口水的行为。 嘴唇、口周皮肤和口腔粘膜处,可见散落或成堆的小水泡,并伴有红晕。初期会发痒,接着会出现疼痛感。水疱溃破后,形成浅溃疡。牙龈也会有红肿充血的症状,触碰易出血。整个病程约7~10天。 疱疹性口炎怎么护理宝宝 辅食宝宝饮食上,注意食物要温凉一些,软一些,尽量吃煮烂的粥、面条、蔬菜碎等。同时保证奶制品的摄入。 母乳喂养,妈妈做好乳头清洁工作,喂奶前用温开水冲洗乳头,宝宝的奶瓶、奶嘴也必须清洁和消毒。 每次进食后清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多陪宝宝玩耍,转移注意力。如果宝宝出现发热或全身症状,不进食、进水等严重情况,应及时复诊。 疱疹性口炎如何预防呢 日常加强口腔保护,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注意奶瓶、奶头、玩具、餐具的清洁消毒。 饮食营养丰富,膳食合理搭配,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忌辛辣、重口味食物。改掉挑食、偏食的习惯。 多参加户外活动,提高抵抗力。 鹅口疮又是啥? 鹅口疮是口腔黏膜上的白色白块状物质,分布于口腔上下唇内侧、舌、上颚、齿龈等部位。 白膜不易被擦去,强行擦去后可见红色创面,可能出血,白膜迅速消失。 为什么宝宝反复患鹅口疮? 鹅口疮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是2岁内宝宝常见的口腔黏膜真菌感染所致。白色念珠菌是一种真菌,如果照顾宝宝的大人,有手足癣之类的真菌感染,一定要注意,有时候可能手没洗干净,接触了宝宝,可能就会成为一个传染源。 当宝宝处于:长期腹泻;营养不良;某些重症肺炎;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及身体衰弱。 以上几种情况,宝宝更易患鹅口疮。 鹅口疮治疗办法? 治疗鹅口疮的关键是控制真菌感染和切断感染源。 家长可以用2%碳酸氢钠溶液口腔局部涂抹,用抗真菌药物制霉菌素混悬剂或制霉菌素片溶解后涂口腔患处,也可以。 注意宝宝饮食营养,口腔卫生,检查周期治疗,清除病源。 鹅口疮的预防? 母乳喂养,哺乳时注意手、乳头、乳晕的清洁。 吃奶或辅食后,喝温开水清除食物残留。 喂奶后尽快清洗奶瓶、吸奶器,保持婴儿用具、玩具的清洁等。 鹅口疮和奶块区别? 用湿棉签轻轻擦拭口腔内的白块状物质,如果消除,则是奶块; 如果擦除困难,或擦除后会留有红色创口,则是鹅口疮,应及时就医。 鹅口疮和疱疹性口炎区别? 鹅口疮,主要是婴幼儿发病,表现为口腔内雪花状斑片,面积较大,表面有白膜。 鹅口疮一般不疼,不影响饮食。 疱疹性口炎,多发于6个月~3岁儿童。 早期以成簇的小水疱为主要表现,疱破后会融合成较大的糜烂面或不规则的溃疡。 发生在口腔黏膜处,患儿常会拒绝进食,并因疼痛而啼哭。 疱疹性口炎和疱疹性咽峡炎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多是由柯萨奇病毒A4引起的口腔疱疹。 主要分布于软腭、扁桃体等口咽部位。 一般不会出现在口腔前部及牙龈等。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口炎区别?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常见病原微生物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 病程5~7天,除口腔黏膜发生溃疡外,手部、足部及臀部能看到丘疹和水疱。 口腔溃疡的常见问题 1、口腔溃疡和上火有关系? 没关系。 2、口腔溃疡多吃水果好得快? 并不能。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口腔溃疡和身体缺乏维生素C有关哦。 3、口腔溃疡注意啥? 营养均衡,饮食清淡,保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不抽烟喝酒,保持健康习惯。作息规律,不过度疲劳。 养成每日定时排便习惯,避免便秘。 避免口腔黏膜创伤,少吃烫食。保持口腔卫生。 了解口腔知识北京中科癜风医院好嘛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治白癜风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jjfbang.com/ekcfz/10385.html
- 上一篇文章: 倒计时6天益佳乐小儿推拿中心邀您参加
- 下一篇文章: 宝宝饮食卫生很重要,怎样避免病从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