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是把疫苗(用人工培育并经过处理的病菌、病毒等)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只有严格按照合理程序实施接种,才能充分发挥疫苗的免疫效果,使宝宝获得和维持高度免疫水平,逐渐建立完善的免疫屏障,有效控制相应传染病的流行。所以我们一般要求宝宝在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才接种疫苗。

有特殊情况的宝宝又该如何进行接种?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特殊儿童的预防接种。

早产儿/低体重儿

早产儿是指出生时胎龄未满37周的新生儿,低体重儿是指出生时体重小于5斤的新生儿。

1.体重≥4斤新生儿,生命体征平稳可以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母亲HBsAg(+),生后12小时内注射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2.出生体重小于5斤新生儿暂缓接种卡介苗。

3.早产儿如住院超过6周以上,建议推迟口服轮状病毒疫苗。

4.早产儿6月龄后接种两次流感疫苗,两针之间间隔1月,建议接触早产儿的家庭成员接种流感疫苗。

黄疸宝宝

生理性黄疸是指新生儿生后2—3天出现;先见于面部和颈部,然后遍及躯干及四肢皮肤,出现轻度黄染,巩膜发黄,但手心、足底不黄;血胆红素<12毫克/升,在出生后第4—6天达高峰;足月儿多在生后7—10天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第3—4周消退。可接种疫苗。

病理性黄疸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黄疸(新生儿溶血性、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遗传疾病、药物性黄疸);24小时内出现黄疸;黄疸程度深,进展快,在1天内超过6毫克/分升;血胆红素>12毫克/升;黄疸持续时间超过2周或消退后又重新出现。应暂缓接种疫苗。

心脏病宝宝

1.心功能正常,无临床症状或者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一期治愈后,复查无异常,生长发育良好即可接种。

2.复杂型先心病;伴有心力衰竭、缺氧、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的先心病;超声检查右向左分流(发绀)的先心病;正在接受先心病相关药物治疗的,暂不接种疫苗。

3.病毒性心肌炎,无症状,体征正常,辅助检查(心肌酶、免疫功能、ECG)正常,疾病痊愈后应推迟3—6个月接种。

过敏体质宝宝

1.对疫苗成分过敏的不能接种相关疫苗。

2.对鸡蛋白过敏的不能接种流感疫苗。

3.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小儿皮肤炎症,在急性期不可以接种疫苗,待病情缓解和痊愈后可接种疫苗。

免疫异常宝宝

1.体液免疫缺陷、细胞免疫缺陷、吞噬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禁忌接种减毒活疫苗,可以接种灭活疫苗。

2.恶性肿瘤、器官移植、免疫抑制或放疗,停药一年以后,进行免疫评估。免疫功能评估正常可以接种。

3.异基因骨髓移植一年后,在血液科医生建议指导下补种疫苗。

4.中性粒细胞小于10×/L,免疫功能评估正常可以接种。

5.脾功能丧失,补体免疫缺陷可以接种。

6.艾滋病病毒感染患儿禁忌接种减毒活疫苗,可以接种灭活疫苗。无法确定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宝宝出生后暂缓接种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确认阴性后可予补种。艾滋病病毒感染但无临床表现者可接种乙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7.川崎病:川崎病痊愈后6月,如无其它禁忌症,可以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接种疫苗。使用丙种球蛋白后11月内不宜接种麻腮风疫苗及水痘疫苗。

神经系统疾患宝宝

神经系统疾患宝宝,禁忌接种乙脑疫苗、流脑多糖体菌苗及含有百日咳抗原的疫苗。

有癫痫病史的宝宝若癫痫没有完全控制时,建议暂缓接种疫苗。

免疫性脑炎病情控制,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停用6个月后可以接种。

周围性免疫脱髓鞘病变(格林巴利)宝宝,禁忌接种流感疫苗。

病毒性脑炎和化脓性脑炎病愈后6个月可以接种。

代谢性脑病病愈后6个月可以接种。

维生素K缺乏、血管瘤、蚕豆病宝宝

维生素K缺乏并非疫苗接种禁忌,考虑到偶合反应,建议治愈后接种疫苗。

血管瘤患儿可以接种疫苗。

蚕豆病(G6PD酶缺乏)在无并发症的情况下可以接种疫苗。

糖尿病、甲减、甲亢宝宝

在生化指标检查正常的情况下可以接种疫苗。

肛周脓肿、鹅口疮、梅毒宝宝

肛周脓肿,禁忌接种脊灰减毒活疫苗,可以接种脊灰灭活疫苗。

鹅口疮反复发作,建议暂缓接种疫苗,待痊愈后可以接种疫苗。

梅毒患儿在治疗期间暂缓接种减毒活疫苗,可以接种灭活疫苗。

如有更多疑问,欢迎来电咨询!

-

通讯员:袁婷

编辑:毛坤

审稿:杨仕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kouchuangaekc.com/ekcfz/13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