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线下学术交流的会议举办减少,但无法阻挡同道们线上交流学习的热情,丹娜真菌诊断学院—大咖讲堂,年度共举办14期,邀请了国内30余位学术大咖,为同道们奉上了足不出户即可享受的学术盛宴,累计观看达人次。现精选出直播中专家们的精彩问答,与同道们回顾分享。Q曲霉IgG抗体检测对肺结核患者的筛查价值怎么看?肺结核病人有咯血症状是不是要进行曲霉血清学检测?如果需要推荐曲霉抗原还是抗体检测?A

施毅教授解答

曲霉IgG抗体检测对肺结核患者有筛查价值。结构性肺病常合并曲霉感染,而肺结核病是慢性肺曲霉病(CPA)最常见的肺部基础疾病。伴有空洞的肺结核,为曲霉定植和生长提供场所。大部分肺结核患者并非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此时血清的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可能阳性率并不理想,可以使用肺泡灌洗液(BALF)的GM试验,但是BALF会受到灌洗量和回收率的影响;而曲霉感染后,机体一定会产生免疫应答,产生相应抗体,因此更推荐血清曲霉IgG抗体检测;如果肺结核患者伴随咯血的症状,BALF的GM试验和曲霉IgG抗体检测不会受到影响,由于局部的曲霉可能从破裂的血管进入到血液中,从而血清GM检测阳性率会升高,这种情况推荐曲霉抗原和抗体的联合检测。

Q曲霉IgG抗体检测是否只适用于CPA,对于侵袭性曲霉病(IA)是否有诊断价值?A

施毅教授解答

曲霉IgG抗体检测对IA的诊断有价值。但是,首先要明确IA患者是否粒缺,粒缺IA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抗体产生的能力较低,而非粒缺IA患者产生抗体机率较高;其次要区分IA病程,通常抗体的产生需要2周,最快也要11天左右,所以病程早期抗体量较少,而当病程超过两周时,曲霉IgG抗体量就会上升。总之,对于非粒缺和病程较长的IA患者,曲霉IgG抗体检测可以作为辅助诊断。

Q您分享的文献中提到的曲霉IgG抗体的连续检测,是持续了多长时间的研究?您如何评价曲霉IgG抗体检测在病情监测过程中的价值?A

施毅教授解答

该临床研究持续大约两年。患者在抗真菌治疗后,在3个月或6个月的时候进行复查。我们发现病情好转的病人曲霉IgG抗体水平会随着治疗而降低;对于一些停止抗真菌药的病人,病情复发后,可见曲霉IgG抗体的滴度重新上升。因此,曲霉IgG抗体检测对于病人的病情监测有提示作用。(下图来源于施毅教授团队发表的论文并于本次授课中分享的内容)

图:22例CPA患者在治疗过程曲霉IgG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

Q曲霉抗原抗体与影像学和病程之间是否有相关性,两者之间如何结合进行临床诊断?A

彭海鹰教授解答

不一定有绝对的相关性,病灶很小的时候,尽管发病时间长达三个月或者半年也不一定产生抗体,同时GM试验因为病变很局限也有可能是阴性。当病程严重,曲霉载量越大,越容易出现阳性结果,病程短的时候产生不了抗体,用GM抗原检测,随着病程的发展,会逐渐产生曲霉IgM抗体和曲霉IgG抗体,但是临床上比较难断定病程,曲霉是条件致病菌,致病性不强,曲霉载量少的时候,可能会没有症状,甚至有的人气道曲霉感染非常严重,但是也没有症状,这个与病人的免疫状况有关。

结合临床影像学对曲霉感染进行诊断,影像出现实变,说明时间越长,是肉芽肿。影像出现模糊的,晕征,是出血的影像。若是磨玻璃背景变成实变,即便CT报告影像增大,但是临床风险度已经下降。磨玻璃影与斑片影扩散的症状是最可怕的。

Q隐球菌药敏试验的研究现状如何?A

王瑶教授解答

隐球菌难以建立一个通用的药敏折点。原因如下:首先,隐球菌荚膜的厚度在培养和治疗期间会逐渐变窄,这会影响药物穿过荚膜和细胞壁进入菌体发挥作用,导致药敏结果的不确定;其次,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不同,药物穿透能力也不同。例如,每一个隐脑患者血脑屏障状态的差异都会影响药物的穿透性,从而导致药敏结果的不确定性。而当临床计划再进行一次药敏试验时,通常此时很难再培养出隐球菌,针对这种情况,往往要借助抗原滴度,镜下菌量,荚膜厚度等检测,将以上信息反馈给临床,从而给出一些临床治疗上的建议。

Q血清学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GXM)阳性是否可以作为确诊标准?A

王瑶教授解答

正常人发生血清GXM假阳性概率极低,一旦检测到血清GXM阳性,临床上应格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kouchuangaekc.com/ekcfz/14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