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不好的鹅口疮,用小儿推拿处理,效果
很多小宝宝都会有鹅口疮的困扰。有的宝宝反复不停发作,用了很多药都没有明显效果,这让妈妈特别揪心。 杨杨妈妈就是这样。她是我第二期推拿班的学生,她家二宝,从4个月大就开始发鹅口疮,最开始她是按照医生的建议用小苏打溶液每天涂抹口腔,一天8-10次。但是小苏打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之后的一个月里鹅口疮依然反反复复发作。 这样的反复让杨杨妈妈受不了了,医院,医生给她配了制菌霉素溶液以及小苏打溶液,还有3天的口腔红外线治疗。 果然制霉菌素一涂,第二天白白的粘膜就没有了。鉴于鹅口疮很容易复发,杨杨妈妈也不敢贸然停药,根据医嘱她又坚持使用了2周的制菌霉素加小苏打。2个星期后停药,让她倍受打击的是,不到一个星期鹅口疮又复发了。 她觉得一直用药也不好,于是坚持又拖了一个月才再用药。这次依然用了2个星期的制菌霉素加小苏打,情况与上次一样,用药的时候鹅口疮就被控制住了,但是一停药马上就复发。因为鹅口疮不断复发,宝宝的疫苗也没有去打。杨杨妈妈认为是自己清洁工作做得不到位导致的,为此,她还特意买来消毒器,对宝宝的所有用品进行了处理,不残留一点霉菌。但这么严格的处理依然没有让宝宝的鹅口疮好转。 直到她来上我的课,明白了宝宝生病的基本原因是什么,又与我详细讨论了宝宝的状况后,我告诉她鹅口疮主要是脾盛心火旺导致的。很多妈妈孕期饮食太好,所以有的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脾盛,在哺乳期妈妈饮食依然很好,宝宝脾胃过盛,就特别容易得鹅口疮。 婴儿期容易患鹅口疮的宝宝,长大后发疱症性咽颊炎、手足口或反复扁桃体炎的几率也更高。有的宝宝甚至会反复口腔溃疡直到成年。这些问题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都是有一定的相关性的。 西医认为鹅口疮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是口腔不清洁、营养不良导致的。所以在治疗方法上,主要使用制菌霉素。制菌霉素是一种多烯型抗生素制药,能抑制真菌和皮藓菌的活性。制菌霉素在使用时确实能看到明显效果,但这样的方法只解决了表面上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根本。 鹅口疮反复不好的根本原因并不是霉菌,而是心火旺,心火旺的问题没有解决掉,所以只要一停药,鹅口疮就会马上复发。这也是中医与西医在处理问题上最大的差别,西医治疗更看重问题本身,哪个部位出了问题就对那个部位进行治疗。而中医是偏重于把人体看作一个整体,处理问题时更多的会从根本上寻找原因。 我告诉杨杨妈妈用推拿的方法。先用清热的方法把心火清走,如果脾胃比较虚,运化能力弱,食物的火就无法往下运,这些火气就会往上走,聚集到上焦的位置,宝宝呼吸道、口腔就会反复出状况。只有火气降下来后,鹅口疮才不会复发。当鹅口疮好转后,再重点补脾。脾主运化,当脾胃都强健了,才能正常运转,把营养输送到身体各部位,同时把食物的火往下带,排出体外。鹅口疮就不会反复发作了 要重点清热,具体手法是:清胃经,大拇指侧面,从指根推向指尖。 清心经。从中指指尖直推向指根为清。有些妈妈看到这里可能会疑惑,为什么清胃经是从指根推向指尖,清心经的方向却是反的呢?是不是月华弄错了。其实我在之前许多文章中都表述过,这里再次特别解释,小儿推拿有很多不同的门派,每个门派在一些具体穴位的清和补上都有差别。月华学的清心经、清肝经的方法就是从指尖直推向指根。这是因为心经和肝经都是顺时针旋推为补法。而胃经不一样,胃经才指根推向指尖是清,但指尖推向指根却是补。所以大家不要混淆了。 清肝经,从食指指尖推向指根。有些妈妈在推的时候会一只手按住宝宝指腹,另一只手开始推,肝经,心经的关键位置就是指腹,如果错过了指腹,就会没效果,所以大家在处理时,一定要从指腹开始推,不要推一半哦。 清天河水,从腕横纹中点的总筋直推向肘横纹中点的洪池。 掐少商。少商位于拇指末端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这个穴位对于处理咽喉问题特别好。 工字擦背 从上往下捏脊、按揉脾腧、心腧、大椎 再加上退六腑。六腑位于前臂靠小拇指那一侧,肘至阴池成一条线,从手肘推向手腕。 水底捞月,水底捞月非常寒凉,但能迅速清热,手法是手指蘸水,自小手指指尖慢慢推至小天心,再从小天心转入内劳宫为一遍,一次做30-50遍。 每天早晚2次推拿。 杨杨妈妈最初每个穴位做次,感觉没有起色,她就逐渐增加到每个穴位-次。坚持了3、4天,她感觉没有什么起色,我告诉她不用着急,坚持下去。她又坚持了10天,发现宝宝的鹅口疮有了好转,但依然是推的时候效果比较好,不推就会复发。这个时候她想要放弃了。我告诉她要坚持下去,鹅口疮已经发作了这么久,要处理当然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尤其现在已经开始看到效果了,坚持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杨杨妈妈坚持继续推拿,在20多天时,宝宝的鹅口疮已经基本消失不见了。杨杨妈妈开始减少推拿的次数和频率,现在一个多月过去了,宝宝的鹅口疮也没有再复发。 杨杨妈妈很庆幸自己遇到了小儿推拿,我在不断的与大家分享的过程中,也越来越多的感受到小儿推拿的神奇,很多宝宝反复的问题经过妈妈自己推拿处理都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我也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助更多的宝宝把身体的正气提升起来,拥有健康的身体,告别吃药打针。 宝宝鹅口疮的根本原因除了心火旺之外还在于脾虚,所以鹅口疮好了之后,重点还要补脾,这里月华也分享一套补脾的手法: 补脾经,脾经位于大拇指,在大拇指指腹上顺时针旋推。有些妈妈问我,左右手同时做时,是不是一只手顺时针,一只手逆时针,这里特别说明一下,不管你是否两只手同时做,不管你以哪个方向对着宝宝,你都按照你的方位做顺时针就好了。因为不管什么方位,顺时针都是不变的。 补肾经 按揉板门,板门就是手掌的大鱼际。 运内八卦 按揉中脘,中脘在上腹部,脐上4寸,即胸骨下端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简单来说就是胃的中部。 揉脐2-3分钟 按揉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4横指),胫骨旁开1寸。给宝宝找穴时沿胫骨外侧面从小腿下方往膝盖方向推,推进过程中遇到很明显的阻力,推不上去的位置就是足三里。 按揉涌泉 这套补脾手法不仅可以鹅口疮恢复后使用,在宝宝疾病最后阶段都可以用这套手法,比如感冒、咳嗽、哮喘、拉肚子等后期恢复都可以用这套手法哦。 在处理宝宝问题的同时,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也需要妈妈进行饮食控制,控制肉、甜食、零食的摄入,这样才能够帮助宝宝更快恢复哦! 点击文末阅读全文,就可以读到月华之前所写的30篇关于宝宝疾病绿色治疗的文章,希望能让各位宝妈再未来遇到宝宝生病时不再焦虑。 ——END—— 60分妈妈月华 国家级青少年心灵成长导师 儿童阅读推广人 小儿推拿推广人 个人ehua 邮件:liushifenmama qq.北京看白癜风最正规医院点状白癜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jjfbang.com/ekcfz/2661.html
- 上一篇文章: 警惕艾滋病日益蔓延,我们需要知道这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