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口腔白斑,可能是鹅口疮
鹅口疮,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是儿童一种常见口腔疾病。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 鹅口疮的出现多和一些因素有关,如: 1.新生儿通过产道、接触母体分泌物等途径感染母亲体内的霉菌。 2.奶具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 3.接触念珠菌感染的器具。 4.机体免疫力下降,长期服用抗生素,或不当应用激素,造成体内菌群失调等。 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白色乳凝状物,不易拭去,微高起黏膜,周围无炎症反应,无痛感,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 2.在感染轻微时,白斑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在进食时有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3.治疗不及时病情可进一步进展,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严重者可蔓延至食管、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霉菌性败血症。 治疗 一般不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用1.4%碳酸氢钠清洗口腔,制霉菌素口腔护理等效果良好。婴儿室应注意隔离和哺乳的消毒,以预防传播。 了解更多儿童健康咨询,请扫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kouchuangaekc.com/ekcys/13876.html
- 上一篇文章: 医学笔记Word版本可打印儿科学重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