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清洗消毒的几大误区你中招了吗
前段时间,一则《奶瓶又蒸又煮害宝宝生“鹅口疮”》的新闻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微博大V、医院儿科医生崔玉涛发微博说,“婴儿出现鹅口疮,应停止或减少对奶瓶的消毒,洗干净用开水烫一下即可。”这条微博称,引起鹅口疮的白色念珠菌无处不在,包括婴儿的消化道,但是否发病取决于体内菌群状况。由于消化道细菌是白色念珠菌的天敌,婴幼儿用品经常消毒反而容易延长或加重鹅口疮。 作为新手父母,关于宝宝奶瓶清洗和消毒的问题,一直备受。因为奶瓶几乎是宝宝添辅食之前的唯一餐具,是宝宝每天都接触频繁的私人物品,何况还是入嘴的器物,所谓病从口入,因此给奶瓶正确地清洗消毒显得尤为重要。但有部分妈妈又认为,没有必要让宝宝生活在完全无菌的环境中,宝宝以后毕竟还是要接触各种细菌的,如果太注重清洁,反而不利于他们自身免疫力的发展。 过犹不及奶瓶清洗消毒应掌握好一个度 如何正确掌握两者之间的平衡显得十分关键。我们都知道,奶是细菌的最好培养基,如果不把奶液清洗干净,它就很容易滋生细菌。母乳和配方奶中的营养非常丰富,暴露在空气中,非常容易变质。如清洗不彻底,不经过高温消毒,对肠胃免疫力还未健全的新生儿会产生很大的威胁。等宝宝长到6个月之后,添加了辅食,肠胃功能和免疫力都增强许多时,奶瓶则可以免掉高温蒸或煮。 另一方面,孩子在大自然中,他接受很多很多的这些微生物,绝大多数的微生物,都是有益菌,越多接受这些有益菌,反而对孩子的肠道成熟、对孩子的免疫系统的成熟,都有非常大的帮助。我们都是生活在有菌的环境中,孩子也不例外。可以这样说,细菌与人体共存一生,少量接触反而有利于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可是,如果家长人为的刻意利用高温消毒、清洁剂、消毒剂达到无菌效果,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孩子肠道内菌群失调。因此孩子奶瓶的消毒过犹不及,无需每使用一次都给孩子用消毒液,这样对孩子的肠道成熟反而不好。 那么,我们平时在宝宝奶瓶的清洗消毒过程中,如何做才能保持一个最好的度,帮助孩子在最有益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呢?下面罗列几种平时我们都会遇到的误区,并介绍几种专业的奶瓶清洗消毒方法。一起去学习一下吧! 几种清洗消毒不彻底的误区 误区一:只需要用清水冲洗奶瓶就可以了 清理奶瓶最好应该选择专用的奶瓶清洗剂,而不是用清水。奶液中含有大量的脂类,容易附着在奶瓶壁上形成奶垢。光用清水洗,只能将奶瓶表面的奶液洗掉,而奶液中的脂类却依然顽固地附着在奶瓶壁上。特别是对于塑料奶瓶而言,如果长期只用清水清洗,奶瓶就容易因为油气而发臭,耗损使用寿命。因此,最好使用专用的奶瓶清洗剂做深度清洁。因为奶瓶清洗剂能有效瓦解奶液中的脂类,还原奶瓶本来的干净面貌,绝大多数奶瓶清洗剂都会采用纯天然植物原料,不用太担心化学成分的危害。 误区二:清洗奶瓶时只于瓶身 很多家长在清洗宝宝的奶瓶时,只注重清晰了奶瓶的瓶身部位。这样哪怕用刷子清洗得再干净都不足以保证奶瓶整体的清洁,因为除了光滑的瓶身,奶瓶其他部位和小组件更容易藏污纳垢,比如奶嘴、奶嘴座、奶瓶盖,带导管的奶瓶,还特别需要清理导管的内部。因此,清洗奶瓶时应当使用专用的奶瓶清洁套装,将奶瓶内部的各个缝隙都清理干净,这样才能达到最完美的清洁效果。 误区三:用开水烫洗就可以达到消毒效果 简单的用开水冲烫奶瓶虽然可以清洁掉奶瓶上的油渍和杀死部分细菌,但是这样的消毒方法并不彻底,从来不给奶瓶正确消毒更是不可取的。想要彻底给奶瓶消毒可以采取开水煮沸或者用专门的消毒锅,消毒好的奶瓶要用专门的夹子捞起,并放在专门的收纳盒里。 几种清洗消毒过度的误区 不要以为奶瓶只有清洗消毒不彻底的,更有一些清洗消毒过度的行为,过度清洗消毒不但增加了家长的工作量,反而不利于宝贝在有益菌环境中肠道的健康成长。下面就来分析几种过度清洗消毒的误区。 误区一:清洗消毒次数过度频繁 有些家长担心孩子碰触到一丁点细菌,就坚持每次用完奶瓶都给奶瓶消毒,其实不必,这样不仅让宝宝生活在无菌的真空环境里,又给家长增添了许多负担,且大大加强了奶瓶的损耗。新生儿奶瓶科学的做法应该是建议夏天的时候最好每天消毒一次,天气冷的时候可以3天左右消毒一次。每次用之前可以用热水冲洗一下,这样可以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消毒频率不能太高,否则孩子的肠胃以后很难适应外来的食物。 误区二:过度依赖奶瓶清洗剂 对于奶瓶清洗剂的看法观点不一,有人认为效果不错值得用,有人则认为化学物质还是别用的好。那么,奶瓶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随机查看几款奶瓶清洁剂,发现标注的成分主要以植物配方的表面活性剂为主,加上少许的香料和防腐剂。普通的洗洁精也是以表型活性剂为主,区别在于其属于石化产品。相对来说,奶瓶清洁剂确实要比普通的洗洁精更适合宝宝使用。但因为还是属于化学物质,还是建议适当使用,一些玻璃奶瓶更容易清洗,不必每次都要使用大量清洗剂来清洗,可酌情减量。最重要的是洗完要第一时间晾干奶瓶,只有保持干燥才不会滋生细菌。 看过这么多误区,是不是觉得自己也有不小心掉进雷区的时候?为了宝宝的健康,还是多注意吧,下面就来讲一下奶瓶的正确清洗消毒方法。 奶瓶清洗消毒的正确方法 一、清洗奶瓶大致可分为八个步骤 1.倒掉剩余奶液;2、将奶瓶全部拆开;3、在清水中浸泡片刻;4、滴入适量奶瓶清洗剂;5、用奶瓶刷反复刷洗瓶身内部;6、刷洗奶瓶螺纹处;7、将奶嘴和奶嘴座拆下,分开清洗;8、在清水中彻底清洗2-3次。 二、不同材质奶瓶用不同的消毒方法 1、玻璃奶瓶 可以使用传统的水煮消毒法。和塑料的不同,需要冷水下锅。因为如果像塑料的一样水开了才下可能会是玻璃破裂。奶嘴和瓶盖是在水开了后放入3-5分钟就可以了拿起来了。另外要注意的是玻璃的千万不能放入微波炉里消毒。 2、塑料奶瓶 塑料奶瓶建议使用蒸汽消毒或是紫外线消毒,不要反复使用传统的水煮消毒法或是微波消毒法。因为目前塑料制的奶瓶,虽多使用PP材质,这类制品可以在℃以上温度进行消毒灭菌。不过长期反复使用水煮或微波消毒法是否会释放有害物质暂未有定论,保险起见,用蒸汽消毒和紫外线消毒更靠谱。 3.奶瓶消毒后的养护 宝宝的奶瓶消毒完成后,应将留在瓶身内的水彻底倒净,之后倒扣沥干,并以消毒过的奶瓶夹,将消毒过的奶瓶、奶嘴、奶瓶盖等,夹放置通风、干净处放凉备用,并盖上纱布或盖子。此外,若于消毒24小时后仍旧没有使用奶瓶,就需重新进行一次消毒工作,以免细菌滋生。宝宝每次喝完奶后,妈妈可以先用奶瓶刷将奶瓶清洗干净,搜集放置于奶瓶架上晾干,待累积到一定的数量或消毒锅可容纳的大小,再一起进行消毒工作。所以妈妈一次必须准备多支奶瓶,才足以应付宝宝一天所需。另外,塑料奶瓶频繁高温消毒会释放更多有害物质,定期更换奶瓶和奶嘴很有必要。 以上就是关于宝宝奶瓶清洁消毒的相关内容,家长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予以参考,灵活运用到自己的育儿生活中去,给宝宝一个健康有利的成长环境吧。 好物推荐:一款多功能洗护用品 加拿大进口NatureClean天然洗水果去农残奶瓶果蔬清洗剂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中科医院曝光资质治好白癜风要多少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kouchuangaekc.com/ekcys/1965.html
- 上一篇文章: 春季宝宝多发的疾病,预防治疗很关键
- 下一篇文章: 宝宝嘴里有点白白的,那你可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