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门急诊常会见到这种场景:人满为患的诊室里,充斥着咳嗽声和拒绝打针的哭闹声;输液室的长椅上,也坐满了挂着吊瓶的幼儿。看到针扎在头上、绑在胳膊上的孩子边哭边闹,家长们一脸心痛、愁眉不展……这里很多患儿都是因为小儿发热。发热是小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对发热处理知识不足,妈妈们往往会非常担心。一般当腋温超过37.4℃可认为是发热,儿童发热可能还会出现其他系统疾病,并伴随不同的症状。当小儿发热体温不超过38.5℃时,我们可以使用物理方法降温:如冷毛巾敷前额、温水擦浴等。而小儿推拿辅助退热,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小儿中医推拿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简、便、效、廉”的特点,历来受到家长们的青睐,可以帮助儿童免受打针、输液、吃药的困扰。目前小儿推拿已成为儿童保健、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而且推拿退热方法家长们在家也可以做,为了更好地方便服务患者,现介绍几组推拿方法。第一步:开天门位于: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手法操作: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推50~次。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次。功效:开经络,活气血,调阴阳,祛风解表,醒脑明目,治疗风寒、风热感冒,所致的恶风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第二步:推坎宫位于: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直线。手法操作: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推50~次。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次。功效:疏风解表,缓解头痛,醒脑明目,适用于风寒感冒,有恶寒发热、无汗、身痛、头痛等症状者。第三部:揉太阳,两眉后凹陷处为太阳穴。操作手法:可用两拇指或中指指尖在眉后凹陷处揉动30~50次。功效:疏风解表,理气头痛,清热明目,适用于外感发热,有头痛、目赤肿痛、视物不清等症状者。第四步:拿风池,位于: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手法操作:以拇指食指拿捏风池穴30-50次。功效: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主治小儿感冒,头痛,发热,颈项强痛,头晕目眩,流涕,流泪等有效;此外擦风池还能预防感冒,醒脑明目,具有保健功效。第五部:平肝清肺,位于:无名指与食指的末节指纹面。手法操作:以拇指指腹,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推~次。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次(温馨提示:速度要轻快,一气呵成)。功效: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肝升肺降则气机调畅,此处取宣肺清热、平肝泻火之用。第六步:清天河水位于:前臂内侧正中,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手法操作:用食指、中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推~次。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功效:清热退烧,一切热证。第七步:推三关位于:前臂桡侧缘,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条直线。手法操作:以食指、中指指腹自腕推向肘,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推~次。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功效:温阳散寒,发汗解表,补益气血;主治一切寒证,风寒感冒,腹泻,腹痛,斑疹白,疹出不畅,病后体弱,阳虚肢冷,痿证等。第八步:退六腑,位于:前臂尺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直线。操作:用拇指面或食、中二指面自肘推向腕,约推~次。功效:一切热证。积食,高热,烦躁,咽喉肿痛,大便干燥,鹅口疮,腮腺炎等。第九部:推脊柱位于:后正中线上,大椎起到尾椎端成一直线。手法操作:以食、中指指腹,自上而下在脊柱穴上作直推法。推~次。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次。功效:清热导滞,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主治疳积,厌食,腹泻,便秘,腹痛,夜啼,烦躁,发热,遗尿,惊风,慢性咳喘,脱肛等病症。注意:中医推拿退热方法适用于脾胃虚弱、发热、腹泻时期的儿童,但如果小儿有皮肤破损、骨折、过饱和过饥状态或者有严重出血性倾向的均不适宜推拿;推拿力度应该以轻柔舒适为准,用气不用力;推拿退烧经常会反复,应该适当配合中药治疗,还需知道感冒发烧七天为一个周期,邪气重时,一时没好,也不必太着急,及时治疗即可,另外孩子需在家避风,多休息,饮食清淡为主,会加快痊愈。孩子发热时家长应该注意哪些方面?1.适当减少衣被避免捂热造成多汗。2.适当喝温开水补充水分。3.给予温水泡脚。4.给予推拿降温。5.保持室内空气流通。6.经常监测儿童体温变化。7.如果口服退热药物后两小时高热仍不消退应立即就医。8.如哭闹不止、不易被叫醒、剧烈呕吐、抽搐等也应立即就医。9.小孩发热超过三天,无论体温高低,都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中医一代又一代的医护人员,为儿科医学事业前仆后继,致力于传播中医文化,推广绿色疗法,使孩子们减少打针吃药,让更多家长和孩子收益中医、了解中医、传承中医,让中医发扬光大。陈未林,执业中医师,传承祖辈中医绝学,曾遍访中医明师,奇人异士,曾在广西针灸研究所进修;专攻古法经方10余年,悬壶济世以“谨守阴阳、辩证论治”为辨治法则;系统研习近代名师倪海厦、胡希恕、刘渡舟、郝万山等,各家中医流派理论;幸得到明师指点,反复临床融会贯通,自成体系;针对现代人本虚标实的特点,治疗主张针灸药结合,以微针调气,辅以灸法推动阳气,用药溯源固本;对时空医学有深入的研究,并虔心修道,命理八字、玄空风水。主要擅长经方、针灸、外治、凭脉用药,治疗各种内科杂病,疑难杂症,疼痛科、妇儿科常见病;尤其擅长以下疾病:感冒发烧、咽炎、鼻炎、腹胀、便秘、风湿、冠心病、肠胃病、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乙肝小三阳、痛经、崩漏、乳腺增生、月经不调、白带异常、不孕不育、产后少乳、小儿发烧、积食、腹泻、呃逆、胆结石、肾结石、落枕、颈肩腰腿痛、牙痛、头痛、偏头痛、网球肘、腱鞘囊肿、踝关节扭伤、亚健康调理等。陈会林

支持一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kouchuangaekc.com/ekczy/13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