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xianmeng.net.cn/fengshang/xinchao/870.html
?中华医学瑰宝——张氏腑脏经络手针??张龙振口述李浩雨整理中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中华医学源远流长流派众多,张氏腑脏经络手针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瑰宝,它发源于河南镇平,是中原地区中医养生保健文化中的一个独特分支,也是河南本土推拿的一个重要流派。因其诊疗手法独特,不吃药不打针绿色安全疗效突出,被广大群众接受认可,年被列为南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家传技艺我叫张龙振,年出生,河南省镇平县遮山镇陈善岗人,张氏腑脏经络手针传承人。说起我们家的这门技艺,由于历史久远连年战乱灾荒已经没有文字记载,仅凭族人心口相传不知传了多少代,在我家有据可循已经有五代了。由于是家族传承,概不外传,传男不传女,存续至今只剩下最后一支。若是按传承谱系算,我们这一支中奶奶张朱氏算是第一代,奶奶张朱氏生于满清末期,家传的技艺到我奶奶这里已经非常成熟,方圆附近谁家孩子有身体不舒服的就来找我奶奶“揉肚子”,然后在其他部位推推捏捏,有些病当时就好了,不用吃药感觉也很舒服,经常也会有外地一些疑难杂症的也会上门求医,经过奶奶的诊治推拿短时间内就有了明显的好转,奶奶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给人治病调理不图回报,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我曾亲眼见过一个新生儿得了“鹅口疮”,嘴里长满了白色的斑块,吃不下奶就焦躁不安不停的哭,气息也很弱,找遍医生都无计可施,就从南阳抱着过来找我奶奶,奶奶就在这个婴儿的腹部推推按按,当时这个婴儿就不哭了,抱回去第二天嘴里就褪了一层痂,也能正常吃奶了,家长千恩万谢说救了孩子一条命。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奶奶用自己的医术解除了不知多少人的病痛,也赢得了很多人的尊敬,这一切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会这门手艺为人们解除病痛的想法在我的心里深深的扎下根。就是这门造福四方的好手艺,传承却越来困难。腑脏推拿不同于开方抓药,在人们看来是没有成本的,耗费只是功夫和气力,人们的观念又很淳朴没有商品经济的概念,过意不去就带些鸡蛋、挂面或者自家的蒸馍,有的家远中午走不了还得管饭。我们家一年到头没吃过香油,家里少的可怜的香油都被奶奶拿去推拿和拔罐了,每天来的人都排成队,奶奶就一个挨一个的治,有时候天黑都治不完。推拿是个力气活,爸爸心疼奶奶也开始学习推拿。病人欢天喜地的走了,可是我家的庄稼活只能挤时间去做,当时人们以务农为主,这手艺虽然能造福乡里,可是影响了庄稼活就有点不务正业了。从医之路祖辈寿命都比较长,乡亲们都说:“这家人积福行善,有福报,才长寿!”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家人之间也会互相调理,不仅要为别人除病,也要给自身基础的保障。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年春上,我十四、五岁的时候,身体消瘦伴随慢性腹泻,周边的医生找遍,吃药也是时好时坏,家里就按照给小孩治疗的手法给我治疗,肚子揉完当时就感觉轻松,肚子里热乎乎的;经过几次简单的治疗,病情得到控制,身体慢慢恢复正常。正是由于自己的切身感受,我开始慢慢喜欢起这个手艺了。奶奶医德高尚不计报酬,受到村里人的爱戴和尊敬,乡亲们也因此喜欢我,谁家有好吃的总是会拿给我,我感受到这门手艺带来的心理满足,也知道知道这种荣誉是祖辈积福行善的医德带给我的,我决心跟着奶奶好好学手艺造福更多的人。刚开始学手艺,奶奶教我的是定穴位。穴位是腑脏推拿最基础的部分,大人小孩高矮胖瘦每个人穴位的位置都是不相同,穴位定不准就不会有好的效果。定穴位一学就是两年,这期间奶奶就悉心教导,给人推拿的时候就手把手的教,遇到病号也让我按按找找感觉,奶奶接触过的病号多经验也丰富,什么病是啥症候,用哪种手法用多大力度去施治,她都了然于心。由于每天都能接触到不同的病号,又亲眼得见奶奶的诊治,遇到疑难的病例又得到奶奶悉心教导,我的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总想在病人身上实践一把,可是奶奶一直不让我上手。她说:“给人看病治病就是天大的事,人家找咱治病就是相信咱,得有十成的把握才行,不能让人把咱看成江湖郎中!”从此,我就安安心心的跟着奶奶一招一式的学,逐渐的奶奶开始让我给病号按肚子诊病,说出哪里有病,病根在哪儿,如何去施治?然后她再给病号诊病,把我的判断再审核一遍,最后的治疗还是她亲自操作。就是这样一遍一遍的诊病,我的判断和奶奶越来越接近,心里也越来越亮堂。为了练习治疗手法我开始在自己身上按,慢慢琢磨体会。后来我开始给家里的老人们按,我边按他们边指导,奶奶还在边上不停纠正,慢慢的奶奶的纠正越来越少,我看得出奶奶对我的手艺很满意。就这样坚持了两年多,直到有一天奶奶对我说:“娃,你出师了!”,这意味着我可以独立给人诊病治病了,那年我正好17岁。造福乡里以后的日子里,我就在家一边种庄稼一边给人推拿治病直到成家立业,为此也错过了上学和外出工作的机会,心里虽然些失落,可是看到病号满面病容的来,治疗后欢天喜地的走,我心里就有了满满的成就感,特别是一些小孩,大人抱着来的时候还不停的哭闹,推拿后不哭也不闹就能下地走路了。能用自己的手艺给人解除病痛,我感到这样的人生是有价值的,当初的选择是对的。当时的生活条件很差,吃饱饭都成问题,我家也不例外,并没因为有个好手艺改变多少,很多时间都花在给病号治病上,家里地里的活都落在妻子身上。家里每天都来很多病人,推拿治病很耗费力气也耗费时间,这个病号治好了下个马上补过来,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就只能借抽烟的时间歇一小会儿,当时器具也很简陋,火罐是罐头瓶代替的,尽管这样我也没打过退堂鼓,谁来都是尽心尽力给人家治疗。有时候病号多能忙到半夜,我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劳累而拒绝,不论忙到再晚一定要把病人治疗完,从来没有说让病人第二天再来,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疲惫降低标准,只要是病人来不管有钱没钱都给治疗。有时候正在地里做庄稼活病人就追到地里,看到病人来我就停下手里的活,病人往地上一躺就开始治,治好后接着干地里活,有时候陪着看病的家属就相帮着把地里的活干了。这样一干就是几十年,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人们都说我的手头高医德好,我也没多想过,自己也是庄稼人出身知道农村人的不容易,农村医疗条件差,很多人生病只能忍着熬着,医院效果也不好,家里有个病人就能拖跨一个家,治好一个病人有时候就等于是帮了一个家。就像我奶奶说的:“给人治病是个积福行善的事!”一九九二年的夏天,县里的计划生育干部到我们村检查工作,有个女干部突发胃痉挛,村里没有急救药品,也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往医院送只能用牛车拉,若不及时救治甚至会危及生命。这时村干部想起我,让我去试试。到了以后,看到她面色苍白,腹部肌肉僵硬,伴随剧烈的疼痛,冷汗溻湿了衣服,人蜷缩成一团。我让她躺在床上,就在背后揉揉拔拔背筋,再简单的推推四肢,经过一番治疗就能看到她的疼痛明显减轻,僵硬的身体也舒展了很多,半小时左右,自觉疼痛消除。没过多长时间,一辆桑塔纳来到我们村,村里人都来围观,来人说我们是县里计划生育的,找你们村的张龙振,后来我就被叫上车带走了,村里人都说我被计划生育抓走了,家里人也不知道啥情况也替我捏了一把汗。后来我被车接到了县委办公室,原来是有个领导听计划生育的同志说遮山有个奇人,就在后背揉揉捏捏就把病治好了,就派车把我接来给他治病,经过一星期的调理,他的身体有了明显的好转,临回家的时候他准备了一包白糖和一包果子表示感谢。回到家,家人看我平安无事,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初试锋芒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慕名来家里治病调理的人越来越多,我也没想着靠着手艺挣钱,只图替人消除病痛。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个客人,想请我去趟南阳,到家里给人诊治。原来是电业局的一个领导,我看此人面色黑青,言语无力,整个人都不精神病恹恹的。在他家里调理了半个月,他的面色红润起来,说话声音洪亮了,吃饭饮食也有胃口了。我说:“没事了,恢复的挺好,是脾胃受寒导致的”一听我说没事了,这位领导的爱人才给我透了实底,医院诊断是肝癌,刚开始是肝区疼痛,不思饮食,精神也颓废了,吃了不少药看了不少医生都不见效,后来听亲戚说镇平遮山陈善岗有个大夫,医术高超医德也好,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实在不行就去北京医院住院,没想到真是技艺超群手到病除。后来这位领导回忆:有一年夏天,打过球运动后,贪凉就喝了一瓶冷饮,从那以后肝区就隐隐作痛,也不想吃饭,慢慢地身体和气色都很糟糕,现在好了又能安心回去上班了。这位领导对我说:你有这么好的手艺,在农村埋没了,不如留到市里,让更多的人知道,造福更多的人。回去和爱人一商量她也非常赞同,她也认为在南阳不仅能让更多的人受益,还能和更多的同仁交流有利于水平的提高,同时孙子也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在亲戚的帮助下,我们在一个小院子里安顿下来。有了这位领导调理的案例,知道的人越来越多,每天看病人的自行车在院里停了几十把,我一人忙不过来,就把儿子儿媳叫过来帮忙。一家人每天从早忙到完,只想着给人调理消除病痛,就没想着收费的事,一些朋友和病号也劝我:你们在农村有地种有粮食吃生活有保障,在城里不收费你们的生活咋维持?这确实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不收费在城里真的生存不下去,收费吧又感觉自己做人薄气不厚道,就把一个鞋盒掏了一个洞,让人们根据心情随意给,就这样慢慢的在南阳扎下了根。在城市发展,接触人多了眼界也开阔了,看问题也深了,城市的医疗资源比农村强百倍,从业的人也很多,医院也有小诊所,互相之间也有个对比,我家的腑脏推拿水平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有哪些优势有哪些不足,要想又更大进步就得取长补短,毕竟病号找你诊治调理最看重的是效果,疗效才是硬道理!我开始静下心来对家传的腑脏推拿进行梳理,对不同类型的病进行归类,对同一类型的疾病对治疗手法和流程进行优化,找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固定下来。在市里遇到的病号也更多,也遇到了很多疑难杂症,对于一个给人治病的人来说这是件好事,也是精进自己水平的好机会,经过长时间的经验摸索,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对于疾病的把控,更加的得心应手,尤其对脾胃病和心脑血管疾病,脏腑手针效果尤为显著。崭露头角只要是来找我诊治的,我都一视同仁,就是再忙再累我都尽心尽力,时间长了很多病号都成了朋友,我从来没有做过宣传,来的人都是亲戚朋友介绍的,慢慢的一些外地的病号也慕名而来。郑州一个姓刘的老板找到我,想请我用腑脏手针给她母亲治疗。刘老板是个孝子,对父母都很孝顺,他母亲得了轻微老年痴呆,家人稍不注意就会走失,日常生活也受到影响。当时我判断应该是脑供血不足造成,就按照这个思路,没想到还真的有疗效,经过3个月的治疗,刘母行为意识都不模糊了,和别人交流也很通畅。为了表示感谢刘老板就把身边的亲戚朋友都介绍过来调理,就这样在郑州一呆就是两三年。在大城市生活,依旧会想起老家,总想着叶落归根,在农村过着清闲自在的生活,可总是事与愿违。在郑州,总是被邀请到开封、舞钢、漯河、商丘等地给人治疗,每天忙得脱不开身。在舞钢遇到一名患者,感觉不同于常人,他很欣赏我的手艺,觉得腑脏手针不同于其他推拿,是以手指为针,通过手指的诊触感知异常,如同做了一次全面体检一样。腑脏手针疗法作用于腹部穴位,在腹部治疗就能作用于全身,很少见也很独特,可以同步查病诊治手到心知,对患者病情身体状况了然于心;又把拔罐融为一体,调理周身经络,不用药物绿色安全。他和我说,他的一位朋友也很喜欢中医,是一位著名营养学专家,听说了我的手法,她很欣赏,想请我给她调理调理。于是我跟着这位朋友来到了北京,做梦也没想到这次去的竟然是中南海,进中南海需要层层检查,每到一处就要打电话沟通才能放行。进了中南海,到了地方,我见到一名和蔼的老人,语言温柔但气度不凡,身边被人围绕着,心想肯定不是一般人。朋友向老人介绍后,老人很好奇,知道中医博大精深,没想到还有这么神奇的手法,于是让我给她调理调理。老人的面部有些斑纹,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理,面部的老年斑淡化很多,看到面部皮肤红润有光泽,老人很高兴,拉着我拍照合影,送了我一本著作并在上面签名留念。后来得知老人叫于若木,著名营养学专家,陈云同志夫人。得到了于老的认可,后来又去过田纪云家里调养过,并合影留念。

创新发展

在北京,医院的专家教授听说后感觉非常神奇,张氏腑脏经络手针诊病的方法只需用手在肚子上按按,不用患者口述,就凭双手的感觉肌肤的润、燥、滑、涩感知腹内异常变化,就知道哪里有病,该如何治疗了。将推拿和拔罐融为一体,达到调理腑脏疏通经络培元固本的效果,就可做到手到病除,感觉不可思议。过来观摩体验后,对治疗效果十分推崇,他们从医多年也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诊治方法,直呼中国医学的神奇和博大精深。和专家的交流中,我也说出自己的困惑,腑脏推拿重在调理腑脏,以前凭借的都是经验,对脏器没有直观的认识,导致一些疾病的诊治效果不理想。有一天机会来了,有位专家邀请我去他的实验基地观摩解剖猴子,主刀的是一位60多岁的老师,边解剖边详细介绍,从腹膜到浆膜,从上腹部到下腹部,逐一介绍各脏器的位置,各脏器的功能,各脏器之间的联系......通过这次观摩真是豁然开朗,很多困惑已久的问题也迎刃而解。这位专家还分别从西医和中医角度讲述了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二者虽然理论体系不同,但是在维持人体生命运动保持身体健康方面却有着很大的关联,也理解了西医治疗的精密与严谨,明白了中医治疗的系统和全面。在北京的这段时间是我收获最多的时间,有了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对中医的脏腑学说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加注重辩证施治,对腑脏推拿技艺也进行了完善和提高,在手法上更加注重“气”的运用,用自身的“气”去推动激活患者气血运行和腑脏功能的恢复活化,还引入了更加高效便捷的器具,同时也对张氏腑脏经络推拿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把经验上升到理论认识,治疗效果也更加显著了,调理后病号立马感觉通体舒畅,身体好像轻了十几斤。医院都束手无策的病症,经过诊治调理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些不孕不育的夫妇经过调理后也喜得贵子......随着技艺的进一步精进,找我诊治调理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外国友人也慕名而来,世界卫生组织的一名英国籍官员,找到我调理后感觉手法神奇效果独特,就邀请我去英国诊治调理,并为我购买了机票办好了签证,因为年事已高且语言不通只能婉拒。后来相继有俄罗斯、日本、欧洲国家的外国朋友来找我调理,都对疗效非常满意,近段有朋友邀请我去台湾,因为疫情的原因未能成行。传承赓续回过头看看走过的路,我能从偏僻的乡间一步步走到北京,让张氏腑脏经络手针从民间技艺走上大雅之堂,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认可,这是我的幸运,更是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和顽强的生命力。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我的两个儿子儿媳也继承了这门技艺,并且颇有建树。我也打破“传男不传女”的老规矩,女儿也学会了家传的技艺。他们不但传承了这门技艺,也继承了“积福行善,治病救人”的传统。我的大孙子张恩瑜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小就跟着我耳濡目染,他是科班出身经过了中医理论系统的教育,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很好的继承了家传技艺,治疗效果也是青出蓝而胜于蓝,是张氏腑脏经络手针技艺的后起之秀。张氏腑脏经络手针能够发展到今天,也是得益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我有幸与腑脏经络手针结缘,对它的推广发展也做出过一些努力,把它继承好发展好,造福更多有需要的人,为更多的人解除病痛,才是我今生矢志不渝的追求和理想。李浩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kouchuangaekc.com/ekczy/15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