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积食是儿科常见病,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脾胃,停聚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以不思乳食、脘腹胀满、大便不调等为特征。积食各个年龄段都可以发病,但多发生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若食积日久,积久不愈,迁延失治会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缓慢。很多有积食的小朋友和同龄的小朋友相比,往往个头矮。

宝宝积食的症状有哪些?

妈妈如何辨别宝宝是否积食?

闻口气。口臭,晨起时尤为明显。观大便。大便用力,大便味多酸臭,夹杂着不消化的食物或奶瓣。放屁特别臭;大便颜色也不正常,一般颜色偏深如褐色,咖啡色等。摸温度。手心脚心比平时热。手心很烫而手背不烫则必定是内热,积食所致。看舌苔。舌苔厚腻或舌尖红。积食几天后舌苔会偏厚,逐渐变黄腻。看脸蛋。脸蛋发红,一边(一般是右边)偏烫;有的是在两侧出现红血丝或者白斑(积食斑)。看食欲。食欲不正常,不想吃东西,厌食,有时会恶心、呕吐。看睡眠。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磨牙。胃不和则卧不安。导致宝宝积食的坏习惯有哪些?1、睡前吃很多。不利于消化吸收,容易增加胃肠负担。饮食过,脾胃乃伤,这个道理其实很明显的,就像一个人,拼命的让它干活,他能不累吗?脾胃也是一样的。2、幼儿园吃了晚饭,回家还吃。相当于多吃一顿饭。3、多肉少菜。吃油腻的肉食,味道重的食物太多。菜吃得太少。长辈往往希望孩子多吃,尤其是肉食,辛辣的食物等。吃得多了反而会造成积食。无论是哪一种食物再有营养也不能吃的太多,否则不但不能使孩子健康,反而会造成孩子“积食”,给孩子身体带来损害。4、长辈让孩子强吃。有的家长,老担心孩子饿着,就知道拼命让孩子多吃,好像只有孩子多吃了,家长心里才感觉到放心了。若要孩子保平安,常带三分饥与寒。5、宝宝不能自制。3岁以内的小儿还不具备自我控制的能力,只要见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就会停不住口,尤其是到了逢年过节,面对美味佳肴,让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管住自己的小嘴是很难的,此时孩子的小肚子常常吃的鼓了起来。6、遇见不爱吃的饭菜少吃少喝或者不吃不喝。7、爱吃零食。零食过多,对脾胃也造成一定的负担。很多家长其实也知道零食不能多吃,却有意无意的放纵了,零食第一大危害就是扰乱脾胃工作时间,脾胃本来应该定时定点的工作,却因为不时进去的零食,不得不无时无刻不在工作,脾胃一伤,孩子的体质还能不差?脾胃是人体所有能量的运化来源!

8、爱吃凉的食物。有的孩子吃的食物太凉,造成脾胃虚寒,不能消化食物,而导致食积。

宝宝积食

年7月27日

1、补脾经

位置:在拇指桡侧缘,赤白肉际处。

手法:拇指弯曲,向心推,由拇指尖推向拇指根。

2、板门穴

位置:在大鱼际手掌与手背交界的赤白肉际处。

手法:来回推(清法)。

3、顺运内八卦穴

位置:在手掌面,以手心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周,八卦即在此圆圈上,分别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卦区。

手法:做圆形运法。顺运左手内八卦:由乾卦起,顺时针方向连续运转,最后停止在兑卦。

4、大肠穴

位置: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呈一直线。

手法:来回推(清法)。

5、天河水

位置: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呈一直线。

手法:向心推,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

6、摩中脘

位置: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

操作: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

点击下方↓↓↓不同颜色字体↓↓↓查看其它精彩文章

1、宝宝腹泻咋办?小儿推拿显奇效!

2、警惕宝宝“夏季热”,“小儿推拿”轻松应对!

3、宝宝退热要穴——清天河水

4、补脾经——手把手教您学小儿推拿

5、绿色疗法——小儿推拿,为宝宝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6、宝宝呕吐---有妙招!吉大一院康复科绿色疗法小儿推拿!推一下,拿一下,健康全拿下!

7、宝宝“鹅口疮”小诀窍——小儿推拿(绿色疗法)

8、小儿便秘怎么办???医院康复科绿色疗法小儿推拿为宝宝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9、“春成小儿推拿”1周岁了

10、小儿流口水?医院康复科小儿推拿绿色疗法

11、宝宝夜里总哭总闹?“夜哭郎”?吉大一院春成小儿推拿让宝宝睡的香!长得快!

12、儿童用药十大误区

13、宝宝受惊吓——小儿推拿

14、小儿咳嗽的防治之道——小儿推拿

15、







































白癜风患者的就医误区
白癜风会不会传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kouchuangaekc.com/ekczy/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