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和奶垢有什么区别家长们需要注意4个
许多家长会把鹅口疮和奶垢弄混淆,那么到底鹅口疮和奶垢的区别是什么呢? 1、鹅口疮和奶垢的区别:症状不同 鹅口疮通常在牙龈周围形成,分布位置以双颊内侧、嘴唇内侧、上颚、舌头为主,很少会出现在位置较后方的软颚上。 鹅口疮周围无炎症反应,有斑片状白膜附着,形似奶块,但用棉签可轻轻剥去,剥去白色黏膜后,基底部充血明显。 轻微感染时,白斑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的痛感,或仅在进食时有痛苦表情。 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而婴儿舌头上出现的奶垢,多表现为舌苔厚腻,并且有些发白,这就是典型的奶渍残留。一般用棉签可轻轻剥去,就没有奶垢残留了。 2、鹅口疮和奶垢的区别:原因不同 鹅口疮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这种真菌有时也可在口腔中找到,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 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奶头不洁或喂养者手指的污染传播。 而奶垢不是一种病,只是因为婴儿在喝奶之后没有对口腔进行一个清理,或是喝水喝得少了,才会造成这种现象。 也有的是因为小儿消化不良,积食,因此出现舌头上有奶垢的情况。 3、鹅口疮和奶垢的区别:发生年龄不同 通常3、4个月以内的宝宝比较常有鹅口疮的问题,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而发生率会递减,1岁以上发现鹅口疮的机率比较低。 因为1岁以上的身体免疫力比较健全。大多是因为新生儿出生时,通过母亲的产道所感染白色念珠菌,因此年纪小的宝宝比较容易感染鹅口疮。 而奶垢的话,只要宝宝喝奶就可能会有奶垢,所以是没有明确的年龄段的。 4、鹅口疮和奶垢的区别:处理方法不同 鹅口疮不会自愈的,必须通过药物治疗等,来消除感染,所以宝医院及时治疗,而口腔内局部用药是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比如说用弱碱性溶液,如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然后用盐水棉球洗干净,最后涂上1%龙胆紫,每天2次,一般2~4天就可治愈。 或局部也可用制霉菌素,先将制霉菌素50万单位(片)碾成细末,平均分成4份,每次用1份,直接撒入患儿的口腔内,不喂水,让宝宝自己用舌头搅拌,使药物与口腔黏膜充分地接触,一般每天2次,几天后即可见效。 而对于婴儿舌头上的奶垢,一般有如下几种方法来去除: 方法一,可以让婴儿喝一些温开水,在每次喝完奶之后,给宝宝喝温开水,就可以达到漱口的目的,让宝宝不易沉积奶垢在舌头上,而且喝水还可以稀释口腔中的乳酸,减少滋长细菌。 方法二,使用纱布来进行护理,取一块消毒过的纱布,用其包覆妈妈的手指,沾一些温开水,将纱布润湿,然后伸入婴儿的口腔,轻轻擦拭舌头上的奶垢即可。 方法三,可以使用市面上专门设计的婴儿专用矽胶刷牙齿套,它长得很像牙刷,将它套上手指头上,帮宝宝轻刷舌苔即可。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kouchuangaekc.com/ytekc/10314.html
- 上一篇文章: 宝宝口臭舌苔厚鹅口疮马牙口腔溃疡
- 下一篇文章: 总结新生宝宝常见的却很吓人的问题,每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