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号怎么挂 http://m.39.net/disease/a_9222482.html

小祖宗快吃奶吧,我给你跪了!(专栏

七太太)

(一)情绪是会互相传染的

我们大人也有没胃口不想吃东西的时候,但显然偶尔一两天的不想吃,并不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毕竟,我们并不会真的什么也不吃。同理心,我们也应该理解和允许宝宝偶尔闹闹小情绪。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一种体验,当你不想吃的时候,有人一直在逼你吃东西,那么你的情绪就会变得更加糟糕。相反,当你自己感觉到饿了,情绪恢复了,你反而会主动去大吃一顿,回归到正常的节奏上来。

所以,别把你自己的焦虑情绪传染给宝宝,那不会让事情变好,还会使你的母乳量下降。把自己的情绪捋顺了,放轻松了,用你的笑脸去面对宝宝,宝宝也会更加愿意和你亲近。

(二)排查病理性的厌奶原因

宝宝厌奶,通常出现在4个月到10个月之间。在这个阶段里,宝宝开始出牙、添加辅食、好奇心增强,这些都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不好好吃奶”,但是,宝宝的精神和生长曲线依然理想,那么,妈妈就完全不必着急。这种情况下的厌奶在20-30天左右就会自动调整,恢复正常。

但除此以外,病理性的原因则是需要妈妈们提高警惕的。包括:出牙期牙龈痒痛、鹅口疮、鼻塞、咽喉及耳部的不适、疫苗接种后不适、胃食管反流等情况,这些都可能造成宝宝吮吸困难,产生厌奶。

(三)排查妈妈自身的原因

有些宝宝对外界变化非常敏感,妈妈的轻微变化可能都会让他们躁动不安。

比如妈妈月经来了,上班了,和爸爸吵架了,特殊食物或药物的摄入,再次怀孕,都可能使母乳的味道产生轻微的改变。

又比如说,家里装修了,环境温度过高,太吵杂,太明亮,新增了一幅挂画,换了一张喂奶的凳子等等,也可能引起宝宝的异常反应。

还有一些妈妈染烫了头发,喷了香水,或者换了沐浴露、洗衣液,这些新的改变都会让敏感的宝宝难以适应。

(四)趁着厌奶干脆断奶?

有的妈妈把宝宝阶段性的厌奶,跟“断奶”的信号划等号,这显然是因噎废食的不科学的想法。七太太经常跟大家科普,母乳最好要喂到2岁,而宝宝自然离乳的发生,通常最早也要到1岁半之后。

在宝宝6个月以前,替换任何一种食物都比不上母乳的营养,所以千万别犯傻。

如果是混合喂养或者奶粉喂养宝宝,也不要想着频繁更换奶粉品牌来改善厌奶,这很有可能使宝宝肠胃不适应,继而产生更坏的后果。

(五)可以通过添加辅食来改善厌奶吗?

宝宝在4-6个月之间,如果长时间吃奶减少,并且已经达到了添加辅食的标准(竖头稳、可以支撑坐、顶舌反射消失),那么就可以尝试加入少量辅食,通过改善口味和口感,来帮助宝宝度过厌奶期。但前提是,应先喂奶再喂辅食。

而对于已经添加了辅食的宝宝出现厌奶,则应该考虑减少辅食量,尤其是泥糊状的食品。同样,应先喂奶再喂辅食。

(六)少吃多餐,灵活喂奶

可以适当把每天喂奶的次数,增加1-2次,以保证每天的奶量。当宝宝的奶量恢复正常时,即可以调整回原来的喂奶次数。

(七)更换喂奶工具和姿势

对于母乳亲喂的妈妈,可以尝试调整一个新的哺乳姿势。母乳流速过快的妈妈,可以在奶阵到来时用手指夹住乳头乳晕的部分以控制奶速,而奶速过慢的妈妈可以在哺乳前尝试更多的刺激,使奶阵更快地到来。

对于奶瓶喂养的妈妈,则首先需要检查一下宝宝是否出现了“乳头混淆”问题,而并不是真正的厌奶。如果是厌奶,则可以调整奶嘴孔的尺寸、硬度、形状,给出牙期的宝宝选择适合他们的奶嘴。你还可以为宝宝提供勺子、杯子、喂药器等一切喂食工具,让宝宝自主选择他更愿意尝试的工具。

(八)让你的宝宝动起来

随着宝宝长大,他们不再是那个只会乖乖躺在怀里吃奶的小家伙了。妈妈应该充分满足宝宝的“不安分”,多给宝宝提供运动的机会,通过各种身体锻炼、亲子游戏、抚触按摩等,来满足宝宝日益增强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多运动也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和消化,增强宝宝的食欲。

另外,对于出牙等身体不适的宝宝,除了可以选择适合他们的活动,来转移他们对于不适部位的注意力以外,还应该提供牙胶、冰凉纱巾等物件,来缓和宝宝牙龈的

以上8点,就是七太太为正在经历“厌奶期”的愁眉苦脸的你所推荐的解决方案。而其中最最重要且有效的,就是第1点:控制你的情绪,放开你的心胸。来自5年老母亲给新手妈妈的掏心窝子的话:育儿之路漫又长,眼前的一丢丢挫折都不是事儿!

所以,不妨就给自己洗个舒服澡,泡杯热牛奶,睡个好觉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kouchuangaekc.com/ekcfz/17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