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刚出生时,由于体质较弱,口腔黏膜干燥,唾液腺不发达,容易感染各种病原菌。这时宝妈宝爸们该如何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呢?

??婴幼儿期主要的口腔问题??

一、鹅口疮

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口炎,多见于出生一周以后的早产儿。因此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应注意喂养时的卫生,常喂白开水,清洁口腔。

二、乳牙龋

常见于1-3岁,乳牙全部萌出,钙化度低,极易龋坏,其中上颌中切牙最易累及。此时,家长必须要纠正这样一种观念:“反正孩子都要换牙,乳牙龋坏处不处理都一样,不如省点钱,等孩子换牙好啦!”这种想法十分危险!因为严重龋坏的乳牙可影响恒牙的萌出和矿化,进而导致牙列拥挤、牙体矿化不良等,到时再来矫治,花费的时间、金钱、精力更多!

三、乳牙早期错颌畸形

儿童吮指、吐舌、咬下唇、口呼吸等不良习惯,易造成上颌前突、牙弓狭窄、开颌等错颌畸形。此时家长应多注意孩子的各种习惯并加以矫正。

四、乳牙外伤

多发生于1.5-2.5岁的幼儿,前牙多见,一般是由跌倒引起,牙出现松动、折断和脱落。出现意外的伤害,家长应尽快将脱落的牙齿清水冲洗并浸泡于牛奶中,并尽快就医。牛奶中含有的氨基酸、蛋白质和盐分等营养物质,会对保存牙髓细胞活性起到关键作用。

原本折断的牙,最好还是清水清洗后放于本人口中,但由于怕幼儿误吞,所以建议放在牛奶中,一方面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另一方面对保存牙髓活性有重要意义。

??婴儿期的口腔健康??

牙齿萌出后菌斑就开始堆积,婴儿频繁接触甜食,特别是在睡觉的时候,唾液的流速降低,使牙齿处于酸性环境中,十分容易患上龋齿。这个时期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一、牙萌出前

应每日为婴儿清洁口腔。牙萌出后:家长可用手指缠上纱布或使用指套牙刷,蘸清水轻轻擦洗牙面。

二、避免致龋菌早期定植

父母应避免通过亲吻;用自己的筷子喂孩子;嚼碎食物喂孩子;或把食物放到自己口中试温度等方式把致龋菌传播给孩子。

三、预防早期儿童龋

应提倡母乳喂养,定时哺乳,避免随意哺乳,婴儿睡觉时不应该用奶瓶来做安慰,每日多次的母乳喂养,喂养时间过长也是龋病危险因素。

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kouchuangaekc.com/ekcys/12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