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葉子口腔科普

尽管多加注意可以预防龋齿,但对于儿童和青少年,龋齿仍然是最普遍的慢性疾病之一。

应该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刷牙呢?

从萌出第一颗牙齿开始,就应该给孩子刷牙了。在牙齿还没有萌出之前,就可以用湿的软布为宝宝清洁口腔。在幼儿园里,超过40%的儿童都患有龋齿。忽略照顾宝宝的牙齿并不是父母犯下的唯一失误。

下面就来介绍如何保持儿童口腔健康的8种方法。

早开始

在孩子1岁时就应该带去看牙医做口腔检查。提早预防疾病、护理牙齿,从长远来看是节省开支的。美国国家疾病防控中心(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简称CDC)的报告指出,如果孩子在5岁之前就开始看牙医,那么五年内牙齿护理的开支要节省大约40%。

养成良好习惯刷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开始。其实在宝宝还没有牙的时候,就可以轻轻地为ta刷拭牙龈。可以用婴儿牙刷蘸水,也可以使用柔软的毛巾来清洁牙龈。

“很多人都认为没有必要给婴儿刷牙”美国儿童牙科学会(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Dentistry)前任主席,现肯塔基州帕迪尤卡牙医贝弗利·拉真特(BeverlyLargent)说。“即便宝宝只有一颗牙,也需要使用牙刷来进行清洁。”

牙齿萌出后,就应该使用婴儿牙刷和含氟牙膏每天为宝宝刷牙两次。如果长出两颗牙齿,并相互接触,就要开始使用牙线了。牙线的使用方法和时间安排可以向牙医咨询。

临睡前要刷牙并且使用牙线来清洁牙齿。直到第二天早上,除了喝水之外,不要再吃任何食物,喝任何饮料。

避免“奶瓶龋”

婴幼儿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含着装有奶或其它甜饮料的奶瓶入睡。含糖的液体会粘附在牙齿上,滋生细菌,引起蛀牙。如果宝宝睡觉时一定要奶瓶,那么奶瓶中装的只能是白开水。

少喝果汁很多家长认为果汁是每日必需的健康饮品,但事实并非如此:果汁会导致儿童肥胖和患龋齿。

家长应该限制儿童纯果汁的饮用量,每天不要超过毫升。而含糖食物和饮品也只能在进餐的时候吃。

控制吸管杯的使用

吸管杯可以帮助孩子从奶瓶过渡到普通饮水杯。许多孩子一整天都在使用吸管杯。拉真特说:“长期使用吸管杯喝含糖饮料,会造成前牙内面产生龋洞。”

两三岁前戒掉奶嘴事实上,在婴儿出生的第一年使用安抚奶嘴,可以防止婴儿猝死综合症。美国儿牙医学会(ADA)也建议可以使用安抚奶嘴帮助婴儿入睡,但是如果婴儿吐出了奶嘴,就不要再次把奶嘴放入婴儿口中。长期使用安抚奶嘴有可能会造成上下牙咬合不正,也可能会影响面型,还可能有中耳炎的风险。

“安抚奶嘴是给婴儿使用的,而不是给幼童用的,”拉真特说。她不提倡长期使用安抚奶嘴,即使是“矫齿设计型”安抚奶嘴也是一样。她建议在孩子2岁时就应该戒掉奶嘴。如果3岁以后孩子还有使用安抚奶嘴的习惯,就应该去看医生了。

慎重用药海斯说,儿童药物通常是有甜味和含有糖分的,粘附在牙齿上很容易引起蛀牙。她说,有慢性疾病(如哮喘和心脏病)的儿童,由于长期使用药物,患龋齿的几率会更高一些。

一些抗生素和治疗哮喘的药物会引起念珠菌(酵母菌)过多,从而导致口腔内真菌感染(即鹅口疮,症状是在口腔里和舌头上有乳白色、豆腐状的斑膜)。

海斯说,如果儿童长期使用药物,就需要咨询牙医,看看是否要改变刷牙的频率——有的孩子可能会需要一天刷四次牙。

家长态度坚定如果孩子在刷牙、用牙线和漱口的时候不配合,家长不可以随便妥协。要让他们知道这不是一个能选择和讨价还价的事情。

“这是必须要做的,”海斯说。她提供了一些小方法,可以帮助父母劝导不情愿、不配合的孩子们刷牙。

有耐心。孩子2-3岁时,就有意愿自己动手刷牙了(甚至更早)。可是要完全独立地刷牙,可能要等到7岁以后,甚至9-10岁。“当孩子可以自己绑鞋带和写字的时候,他们就可以自己刷牙了,”拉真特说。而自己使用牙线来清洁牙齿,要等到更大一点(大概10岁左右)。

选对时间。选择在孩子不太疲倦的时候给ta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这时他们会更配合。

参与感。根据孩子的年龄,采取适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参与进来。例如可以让他自己挑选喜欢的牙刷。

调动积极性。比如,孩子很可能为了得到一张贴纸,或一枚金色的星星,而高高兴兴地去刷牙。我们也可以把刷牙变成一项集体活动——如果看到大人正在刷牙,孩子们会更愿意加入,一起刷牙。总之呢,各位麻麻粑粑需要动用十八般武艺,想办法帮助孩子爱上刷牙。

本文授权转载自:葉子口腔科普(yzkqkp)

原文链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kouchuangaekc.com/ekcys/17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