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哮喘日走出误区,缩小哮喘治疗的差距
五一假期旅游市场火爆 自有好天气加持 短袖、短裙、凉鞋纷纷登场 急不可耐赶着过夏? 让你始料未及的 还有一波卷土重来的降温天气 春夏季节交替,不要贪凉! 当心别感冒 更要留意防治哮喘! 哮喘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四大顽症之一,是世界第二大致死和致残疾病。 春季容易花粉过敏 加之气温忽上忽下 都可能诱发哮喘 哮喘并不可怕, 但若不及时发现,加以治疗, 它也是夺命的杀手。 据世卫组织统计,全球超过3.58亿人罹患哮喘。我国哮喘近年来持续增长,发病情况也不容乐观。世界哮喘日年5月3日是第二十四个“世界哮喘日”,今年的主题是“缩小哮喘治疗的差距”。旨在呼吁哮喘患者和医生积极采取行动,普及哮喘防治知识,推广规范化治疗,实现哮喘长期控制的管理。 我们到底如何有效控制哮喘呢? 哮喘发病的诱发因素警惕哮喘症状 揭示哮喘误区 大众对于哮喘的认识经常出现各种误区,这些误区妨碍了哮喘患者从疾病管理中获益,影响了哮喘的有效控制。 其中被提及的9大常见误区如下:·误区· 1.哮喘是一种儿童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会逐渐摆脱它。 2.哮喘治疗追求根治。 3.哮喘药物含有高剂量激素,很伤身。 4.没有遗传因素不会得哮喘。 5.哮喘患者绝对不能运动。 6.不重视肺功能检测。 7.不喘,就不是哮喘。 8.不喘就不用吃药。 9.疫情期间,医院。 以上是全球哮喘患者常见的、影响治疗的错误认知。 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1 第1坑:喘喘不要紧,长大就好了! 儿童哮喘多发生于学龄期前,随着年龄的增长,生长发育和自身免疫系统的成熟,确实有些哮喘儿童的症状会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哮喘发作次数逐渐减少甚至不发作,容易让家长们误以为哮喘已经自愈。 但是,哮喘本身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反复发作性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或加重。 它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在未来接触到某些过敏原或诱发因素时,仍然可能出现哮喘发作。 2 第2坑:哮喘反正治不好的,治不治都一样! 虽然哮喘是一种难缠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目前还无法根治。 但不必过分忧虑与绝望,医院,通过规范的治疗和科学的管理,坚持执行医生的用药方案并配合一定的哮喘管理,长期监测,避免过敏原等相关的诱发因素,这样就可以避免急性发作导致死亡,也可以避免长期的炎症导致肺部结构发生不可逆改变,从而损伤肺功能。 3 第3坑:治疗哮喘吸的都是激素,万万吸不得! 目前很多家长谈激素色变,一听说激素就十分排斥,担心激素的副作用太大。 但目前,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国际公认的控制哮喘的首选药物。 吸入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每次吸入的剂量非常小,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量更是微乎其微,引起全身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小于口服或注射激素。 当然,药品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较常见的副作用是喉咙痛、声音嘶哑及鹅口疮,通过吸入后漱口或洗脸可以有效地减少相关副作用的发生率。 4 第4坑:我们祖上三代都没有哮喘,怎么可能会得! 很多家长认为,自己和家中的长辈都没有哮喘和其它一些过敏的疾病,孩子就不会患哮喘。 其实哮喘的发病因素和诱发因素多种多样,没有遗传或过敏家族史,并不是说孩子就一定不会得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气候气温因素、剧烈运动、情绪等因素同样可能导致哮喘发作。 当然家中有哮喘等一些过敏性疾病或其它遗传倾向的家族史,孩子患哮喘的几率会更高,但有过敏性疾病的宝爸宝妈们也不用过分担心,您的孩子也不一定就会得哮喘。 总之,哮喘是一种与多种因素有关的疾病,内因和外因同样重要。 5 第5坑:我的哮喘宝贝,体育运动万万要不得! 运动可能会诱发哮喘急性发作,很多家长会因为担心哮喘发作而不敢让孩子参加体育锻炼。 其实,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孩子的肺功能和机体抵抗力。 对哮喘患者来说,进行常规体育锻炼很重要,可以维持体重,改善睡眠质量,减轻焦虑,改善心肺功能和与哮喘有关的生活质量。 具体运动项目可能需要避免短距离快速跑、骑自行车和篮球等可能会在运动中引起哮喘症状的活动,可选择棒球、散步、慢跑和游泳等哮喘患儿可以更好地耐受的训练和活动。 6 第6坑:肺功能正常一次就好了,多做没必要! 有的家长认为肺功能检查是多余的,或者认为做一次正常的话就不需要再重复做了,但肺功能检查在哮喘的诊断中是最有价值的指标,也是金标准,它不仅对于哮喘的诊断与评估很有价值,也是医生在治疗时判断疾病严重度和治疗效果的重要参考。 哮喘儿童一般推荐1-3月复诊一次,有条件的话,每次复诊都可以进行肺功能检查。 7 第7坑:哮喘都会喘,没有喘就不是哮喘! 不少家长以为,哮喘是时刻都有喘息,不喘息就不是哮喘。 其实哮喘只在急性发作时才会有明显的喘息症状,缓解期和正常人并无多大区别,甚至有些儿童的哮喘属于非典型哮喘,他们可能不像常见哮喘患者出现剧烈的喘、咳现象,这种哮喘以夜间、晨间咳嗽为主要的症状,持续时间长,而没有气喘,容易漏诊。 8 第8坑:都不喘了,还用药干什么! 大部分家长在哮喘急性发作时会特别紧张,都能积极配合治疗。 而一旦胸闷、喘息、气急或咳嗽等症状得到了控制,就立马放松警惕,甚至认为只要“不喘”或“不咳”,病就好了,就没必要再用药了。 其实,哮喘是慢性气道炎症所致。 在急性发作期使用药物后,虽然症状消失了,但是气道炎症仍然持续存在,如果擅自停药,炎症会进一步加重,气道和肺功能会进一步受到损害。 因此,哮喘急性期发作症状一旦被控制住,还需要规范长期的维持治疗。在维持期更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复查时医生会根据当前哮喘控制的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切勿自行停药。 9 第9坑:现在非常时期,医院复诊? 新冠肺炎影响了每一个人的生活,疫情的发展,不断出现的儿童病例让家长们紧张不已,虽然窝在家中可以有效地减少病毒的侵扰,但是3个月一次的复诊时间又到了,医院呢? 在COVID-19大流行中增加了关于哮喘管理的关键建议,建议哮喘患者继续使用其正在使用的处方药物,尤其是要继续照常规范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和口服糖皮质激素等。突然停止治疗会导致潜在风险,包括哮喘加重、恶化等;因此,按时进行随访非常重要。 事实上,对于哮喘的认知,常见误区可远远不止前面9个。 只有走出误区,正确认知,规范治疗,定期复诊,才能让每一位患者的病情达到良好控制,幸福生活,自由呼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kouchuangaekc.com/ekcys/17093.html
- 上一篇文章: 弟弟离婚后,把两个孩子送到了姐姐家,事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